欢迎访问欧博体育公司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373-0669
电话:400-505-6492
手机:13377178440
邮箱:https://www.sxlyw168.com
地址:欧博体育有限公司
第二十四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于4月28日-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和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福建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等25家单位共同承办和协办。
本次会议主题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赋能绿色发展”,旨在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转型发展和赋能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营建高品质绿色空间助力“四好”建设,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4月2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顺利召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和福州市人民政府郑鸿副市长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与会嘉宾来自27个省级行政区,参会规划设计机构231个,共计12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会长王忠杰主持。
李如生理事长代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提出风景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学科,在落实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城市更新和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方面,有很多专业视角和潜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提出从生态、资产、社会、文化和公众参与五个方面,进一步拓展风景园林的专业服务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郑鸿副市长代表福州市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的与会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福州派江吻海、自然环境优越,是一座千年古韵与时代脉搏交织的山水之城。近年来,福州市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从“千里福道”的贯通,到“千园之城”蓝图的实现;从三坊七巷古厝群的活化利用,到滨海新城的创新实践,福州正以山水为卷,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答卷。希望各位来宾感受“有福之州”的山水人文之美,通过与会专家的智慧赋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科首席科学家
竹、木在风景园林中生长,不仅提供了愉悦的景观、清新的空气和万物栖居的生态,也是人类建造活动最先使用的材料。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动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报告以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成都天府农博园、昆山玉山广场地铁站站房、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森林书屋、顺昌富屯溪廊桥、福州新区三营澳渔港片区提升工程、昆山西浜村昆曲学社、南宁园博园昆山园和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等创作为例,提出探索一条竹木建筑发展的新路,让竹木建构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风景,创造绿色建筑新美学!
报告以兰溪兰湖、北京副中心、中国大运河、张家港古镇等发展演变为例,阐释了可续城市的特征。报告介绍了吴志强院士团队建立人工智能城市数据库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CITY-CQ城市碳商”概念和理论,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碳耗的智慧程度,连续三年发布了世界城市CITY-CQ报告。研究成果能够智能推演城市发展的碳天平路径,并实现单建筑碳排精细预测模型,报告提出最美的环境给最好的大脑,通过永续创新实现可续城市的智慧发展。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创始人兼主持规划设计师
在认识转变上,报告梳理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不同时代城镇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并从全国、区域、城市等多个层次分析了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镇与自然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提出新时期应转变认识,协调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城市更自然。
在方法创新上,报告提出树立城市融于自然的理念,构建城镇与自然“精准适配”的理论方法;并建立了“全国层次的因绿施策-区域层次的以绿筑基-城市/街区层次的以绿定型、以绿为媒”的技术体系。
在实践探索上,报告以京津冀城乡规划、北京市绿地系统构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等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精准适配”技术方法在不同层次规划实践的成功应用。阐释了在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下,美丽中国、美好人居就在眼前。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双聘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
报告分析了大马路、大广场和建筑后退导致形成离散疏离的城市空间,解构了城市的商业活动,降低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城市街道成为被忽视的“低效空间”。如何治理城市的大马路之患和城市“骨质疏松”,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提出街道空间的更新对策,通过加密再造城市风貌,让街道成为价值最高的公共空间,激活街景活力。报告认为进入消费导向的时代,颜值是城市的“刚需”,街景设计将是园林规划的下一个“蓝海”。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欧博体育注册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利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式面临从“生产经济”到“消费经济”的转变。城市发展逻辑也从“产-城-人”转变为“人-城-产”。在此背景下,场景理论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报告以重庆戴家巷、福州烟台山为例,介绍了城市更新中的场景营造模式和要点。报告提出园林寄托了人类对理想栖居地的永恒追求,公园场景赋能应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画境、生境“三境融合”的创作方法,本质是重构“人-园-城”的关系,其特征呈现为功能复合化、服务精准化和参与多元化。
报告围绕全球环境保护进程与现状、热点展望、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三方面展开论述。报告介绍了全球环境问题的特性、保护进程、成就与进展,指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面临三大全球环境方面的危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物。对全球资源展望、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电力需求、塑料污染、人造化学品与新污染物等全球环境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提出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应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专业优势,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减污降碳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改善人居环境。
报告对比分析了新加坡与中国的人文自然环境,分享了新加坡在绿化生态与土地空间领域的营建模式和经验。报告提出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面对土地资源匮乏的挑战,新加坡在加强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以区域公园、邻里公园为基础,通过公园连道、环道绿道、生态廊道、空中绿化等多维度的绿化生态与土地空间优化,持续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让城市人在城市里回归自然生活,逐步将新加坡花园城市打造为“大自然中的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高密度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借鉴。
报告通过山西芮城永乐宫旧址和福州烟台山两个项目,阐释了设计赋能和秩序重构的关系。面对芮城永乐宫文物搬迁后的场所失忆困境,设计师通过永乐宫旧址从无序到有序的赋能,实现场所的天地人神合一。福州烟台山经历了城市化带来的创伤,通过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山巷遗迹作为场地历史基因的重构、以遗产建筑为尺度把控全局、通过屋顶织补还原烟台山风貌等手段,实现烟台山风貌区城市复兴。报告提出如何重构有效秩序是设计赋能的核心,环境能量场的秩序搭建、行为能量场的秩序固化和情绪能量场的秩序引导是设计赋能的关键。
十八大以来,我国全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报告系统介绍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概况,回顾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历程和比选方案。报告重点介绍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理论内涵、建设意义,创新性提出用“外圈”保护“内圈”的分区方式,形成“国家公园+环带(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新模式,旨在有效承接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的溢出效应,重点关注自然生态保护整体格局、推动“点-线-面”创新文化传承、促进三产联动绿色发等,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兰思仁教授寄语国家公园建设,希望中国国家公园定位世界一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典范,成为全球国家公园后来居上的典范。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起步、加速、提质三个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报告系统分析了增量发展阶段园林城市、城市绿化、绿地建设、效益评估等维度的建设成效,分析了存量发展阶段基于园林城市建设推动园林绿化发展、基于事件性景观建设带动城市发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和城市更新阶段公园绿地建设重点的转变。报告重点从城市生物多样性、碳汇碳排和海绵与水文视角,介绍了北京郊野公园更新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探讨了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
本届大会组织举办了16个分会场,分别是公园城市、花园城市与场景营城,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与口袋公园规划设计,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园运营策划与设计,乡村振兴规划设计,风景园林与两山实践规划设计,科学绿化与绿色低碳园林设计,城市更新与街景空间营造,园林文化保护与设计传承,AI设计与智慧园林,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规划,绿道规划建设与交旅融合发展,流域治理与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先锋风景园林师创新论坛,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服务地方新型治理。各分会场报告精彩纷呈,现场交流反响热烈,受到参会者一致好评。相关分会场报道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
王斌秘书长代表主办方做大会总结。据会务组初步统计,本次大会交流内容紧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赋能绿色发展”主题,共计171个学术报告,43位主持人和嘉宾结合会场主题进行了精彩互动对线位主旨报告嘉宾做了精彩分享,包括绿色建筑、智慧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区域绿色协同发展、城市街景设计、场景赋能更新、环境治理、新加坡绿色空间营建、设计赋能、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郊野公园更新等10个维度。16个分会场共计161个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国际视野,也有实践和技术创新,涵盖了风景园林全生命周期绿色赋能实践。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会长王文奎代表主办与承办单位致辞,并介绍福州市风景园林创新实践交流工作安排。
根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第七届三次全体委员会审议,2026年第二十五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初步确定在京津冀区域举办,会址初步确定在河北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