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欧博体育公司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400-069-6704
电话:400-454-9608
手机:10035353432
邮箱:https://www.sxlyw168.com
地址:欧博体育有限公司
书中描述,北宋皇家园林金明池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对外开放。期间,允许天子身边的侍从官员、士人庶民随意入内观赏。
今日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我如果活在北宋年间,当也能以庶民身份,在这个日子里,进入金明池观赏一番。
金明池在顺天门外,御街北部,“周围约九里三十步”。据历史记载,宋朝的一里等于442.5米。欧博体育网址宋朝的一步,指的是现在的2步,欧博体育网址大约是1.2米。我估算了一下,金明池园林周长在4018米左右,面积应超过一百多万平方米,它有北京颐和园的三分之一大。
进入大门,你先可看见一池。顺池的南岸往西走百余步,有一座朝北而建的临水大殿。皇上每次观看争夺锦标、赐宴群臣都在这个殿里。以前这里没有大殿,皇上驾临时,会临时搭建彩色幕帐。到了政和年间,即宋徽宗执政时(公元1111年-1117年),这里才用土木建造起一座大殿。
孟元老没有细述临水大殿的模样,我猜,它的规模肯定比不上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汴京(即东京)是皇家威严与市井烟火并存的华都,当年人口达150万,比唐代长安多了100万。而同时期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5万的才10个。我以为,北宋经济繁荣与皇上的“知足”分不开。何以见得呢?
以北宋皇宫为例,它是在唐代时的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改建过程中,受制于原有的城市结构,皇家不愿或不敢强迫市民拆迁,也不想拿出大笔钱财来作为赔偿,因为修建皇宫很大程度上属于皇帝私人享乐,为此花钱会显得铺张浪费。太宗年间以及徽宗年间均想扩建宫城,都因为“居民多不愿徙”而作罢。因而,北宋皇宫的规制大不及其他朝代。虽然孟元老用了许多华丽词语来描述皇家园林或皇宫的建筑和仪式,但实际画面并不如想象中的辉煌至极。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皇宫看,它与街上的商铺相比,并没显出多么巍峨。
有水就有桥。过了临水大殿,往西走几百步,是仙桥。桥南桥北,长约几百步。桥面有三个拱门,中间那拱门高高隆起,称为“骆驼虹”,远望如天上彩虹。桥北的尽头,在水池的中心,欧博体育网址建有5座殿,殿所在平台的四岸都有石头砌成,互相对称。殿中的座位,各设置有皇上专用的帏幄,安放着朱漆明金的龙床,后面还有云水戏龙的屏风。此殿也可供游人欣赏。在对外开放的这个月中,大殿上下回廊,拥挤着许多赌钱的人或饮食男女;还有围起场子,表演杂技的人员及看客。游人车辆在此接连不断。
仙桥的南头,耸立着棂星门。棂星门里边相对搭起两座彩楼,每逢争夺锦标时都要奏乐,彩楼上排列着演奏的。与棂星门相对,在街的南边,有一座砖石砌成的高台,高台上建有楼殿,宽达百丈有余,叫宝津楼。从楼前直到金明池大门,宽有百余丈。在宝津楼上可以俯瞰仙桥、水心殿。平时,皇上车驾至此,就在这座楼上观看骑射和百戏表演。
金明池的东岸,临近水边和靠近围墙的地方,都栽种着垂柳。两边都是彩棚、幕帐。临水位置的彩棚幕帐,游人可以租赁,在内观看争夺锦标;街东边的彩棚、幕帐,都是酒食店铺、交易店家以及各种伎艺表演的场所和当铺。交付在当铺里的典当物品,如果不能在几天内赎回,一到金明池关闭,当铺会将典当物品没收出卖。
往北去,一直到金明池后门,就是汴河西水门了。金明池的西岸没有房屋等建筑,但见垂柳轻拂水面,芳草遍铺堤岸,游人稀少,大多数是垂钓之士。钓鱼者必须先到池苑所买牌子,才准许入池捕鱼。游人赶上有鱼上钩,可以用比市面上高出一倍的价钱买下,就在水边薄切鱼片,用以佐酒,实为难得一遇的美味佳肴。
读到此,我不禁莞尔一笑。二十年前,我曾去宁波某饭店的钓鱼池钓鱼,也是先买票进入。租了钓鱼工具,钓上来的河鲫鱼也必须以市场价格的两倍买下。看来,这个风俗早在宋朝就有了。钓上的鱼既可以带回家,也可以让饭店加工成熟。这也是自古就有的风俗啊!
金明池岸正北对着五座大殿,盖有一座高大的房子,用来停放较大的龙船,叫作“奥屋”。皇上亲临金明池,与民同乐,通常会选择在农历三月二十日。那天,诸禁卫班直的军士们,头上簪花,身披锦绣镶嵌金线的衫袍,束金带或丝织腰带,竞相显示新奇艳丽的军装。还取出皇家府库中的金枪和用珍宝装饰的弓箭、绣着龙凤的旗帜、系着红缨的锦辔。这时候,你便可看到万马奔腾、铃声震天动地的一番景象。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南宋初年,作者以细腻笔触追忆了徽宗宣和年间东京城的繁华盛景,从宫阙楼台到市井街巷,从岁时节令到饮食娱乐,无不详备。然而,当我们以现代眼光阅读这部著作时,惊觉书中描述的许多宋代风俗,竟以各种形式延续至今,悄然塑造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当我们今天在夜市大快朵颐、在茶室品味生活、在节庆中感受传统时,实际上正与千年前的宋人共享同一种文化密码。
《东京梦华录》不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一面映照古今的镜子。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固守形式,而在于把握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宋代从未真正远去,它的精神仍在我们生活中延续。